當前位置:主頁 > 新聞中心 > 《硫酸工業汙染物排放標準》正式發布實行

《硫酸工業汙染物排放標準》正式發布實行

發布時間:2011-08-10 點擊次數:2287

公開征求意見已超過一年的《硫酸工業汙染物排放標準》(以下簡稱《標準》)近日將正式發布並實行。記者11月12日了解到,《標準》的實施進一步限製了硫酸企業尾氣中二氧化硫的排放量:從標準實施之日起,新建的硫酸企業二氧化硫汙染物排放濃度限值為400毫克/立方米;2013年1月1日,現有硫酸企業二氧化硫汙染物排放濃度全部達到這一限值。目前,部分硫酸企業已經開始抓緊改造以適應新標準,硫酸行業將借助新標準推動產業結構調整、設備改造和技術升級。

標準主要起草人之一、青島科技大學環境保護研究所所長楊波教授告訴記者,硫酸行業的二氧化硫排放量在化工行業中占有較大比例,引起了社會各界和環保部門的高度重視。在即將出台的《標準》中,對於硫酸工業二氧化硫排放有了更嚴格的規定,對於已經建成的硫酸企業,自2011年1月1日起至2012年12月31日止,二氧化硫汙染物排放濃度限值為860毫克/立方米;自2013年1月1日起,二氧化硫汙染物排放濃度限值為400毫克/立方米。

楊波表示,目前我國多個行業都對二氧化硫排放有嚴格的規定,現行的《大氣汙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16297-1996)中規定的二氧化硫排放濃度限值96毫克/立方米已經難以滿足硫酸工業二氧化硫限排要求。從2008年起,環保部委托青島科技大學、中國硫酸工業協會等單位,就硫酸工業汙染防治技術政策和汙染物排放標準等,展開深入的研究,並於2009年9月公布《硫酸工業汙染物排放標準》並公開征求意見。征求意見稿綜合考慮了當前我國硫酸工業技術水平和汙染控製技術水平,使汙染物排放限值全麵與接軌,這要求我國現有的硫酸企業不僅二氧化硫排放濃度要滿足目前的國家標準,而且還要為2013年後更加苛刻的排放限值作準備。

據了解,我國硫酸生產主要采用兩轉兩吸工藝,由於受到裝置轉化率的限製,傳統兩轉兩吸硫酸生產裝置,難以滿足二氧化硫排放濃度限製400毫克/立方米的要求,目前我國大多數硫酸裝置都達不到這一要求,尤其是中小企業,為了降低裝置二氧化硫排放濃度,必然進行設備改造升級,增加生產成本。對此中國硫酸工業協會理事長齊焉表示,國家新出台的“三廢”排放、綜合能耗等硬性指標規定,將加速淘汰一批中小產能,實現行業產品的結構調整。

齊焉指出,新標準的實施將促進硫酸行業進一步優勝劣汰、轉型升級,提高整體環保水平。企業應著力尋求減排的有效方法,以科技推動環保升級。針對硫酸行業新的“三廢”排放標準,應通過兩個途徑解決達標問題:一是改進國產釩催化劑,國內、國外催化劑並用,改造轉化係統,加強管理控製;二是增加尾氣處理裝置,以氨水、胺液、檸檬酸鈉等堿性溶液處理。在“十二五”期間,要加快高品質國產催化劑的研製,同時推進超重力場機替代高塔提高脫吸率等措施,以保證硫酸企業尾氣排放等指標達標。

有業內人士認為,由於傳統兩轉兩吸工藝難以適應新的排放標準,企業將根據自身的情況選擇合適的工藝,改造傳統裝置和上馬新裝置,選擇關鍵在於操作成本,未來我國硫酸生產工藝可能會趨於多元化,例如采用一轉一吸聯用尾氣脫硫工藝裝置。未來二氧化硫排放標準日趨嚴格,將推動相關設備、脫硫技術、催化劑開發等行業的發展。

據了解,目前已經有不少硫酸企業,盡管尾氣排放指標控製在860毫克/立方米標準之內,也開始為400毫克/立方米新標準進行改造。中石化南京化學工業有限公司磷肥廠采用氨―酸法回收尾氣,生產液體二氧化硫;開封化肥廠、太原化工總廠等均改用三級氨法尾氣回收生產固體亞硫酸銨和高濃度亞硫酸氫銨溶液,降低廢氣中二氧化硫排放量;浙江巨化硫酸廠采用超重力吸收技術進行硫酸尾氣脫硫改造,采用空塔和超重力設備進行硫酸尾氣氨法脫硫工藝處理,項目預計今年底完成,屆時巨化硫酸廠的二氧化硫排放水平將達到國家即將推行的新標準。
 

掃一掃,加微信

版權所有 © 2023徐州小黄鸭下载官方网站精密儀器有限公司
備案號: 技術支持:化工儀器網 管理登陸 sitemap.xml

掃一掃訪問手機站掃一掃訪問手機站
訪問手機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