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測定牛乳蛋白質含量的時候,需要用到數顯消化爐進行消化,測定方法是以經典的凱氏定氮法為基礎,根據各種蛋白質皆各有固定比數的氮這一事實,通過對氨的測定而推算出蛋白質含量,此法所得的含氮量除了確實屬於蛋白質組成成分的氮以外,還包括非蛋白質組成的其他有機及無機態氮,所以換算所得的蛋白質含量稱作為粗蛋白含量。
由於牛乳中的蛋白質是含氮的有機化合物,因此其測定原理是,將樣品與硫酸和催化劑在分路數顯消化爐中一同加熱消化,使蛋白質分解,分解的氨與硫酸結合生成硫酸銨,然後堿化蒸餾使氨遊離,用硼酸吸收後再用鹽酸標準溶液滴定,根據酸的消耗量計算出氮的含量,再乘以換算係數即得蛋白質含量。
將
數顯消化爐應用到牛乳蛋白質測定中,可以避免有害氣體對操作人員的傷害,操作上更加安全,同時縮短了消化的時間,避免了氨的損失,所得的結果精密、準確、穩定、簡單、快速、安全,可以滿足批量樣品的檢測需要。
數顯消化爐的消化程度是影響蛋白質測定效果的重要因素,由於消化時溫度高,反應激烈,消化條件如掌握不好就會延長消化時間或造成試樣中的部分氮損失等。以小編多年行業經驗來看,樣品在消化過程中應注意這幾點內容:試樣中加入硫酸銅和硫酸鉀是起提高反應溫度,加快反應速度的作用,但加入的硫酸鉀不可過多,因為硫酸鉀加入量過多,可導致消化液的沸點過高,從而使消化液的溫度過高,在過高的溫度下,硫酸會形成細小液滴攜帶試樣而被蒸出,從而使氮損失造成結果偏低。